《告白》
原標題︰告白
原著︰湊かなえ ( Minato Kanae )
翻譯︰文裕 ( Abel )
喝完牛奶的人,請把紙包裝放到有自己學號的盤子裡。似乎大家也喝完牛奶了吧。雖然也有「結業禮的日子也要喝牛奶嗎」之類的抱怨聲音,但今天是牛奶年的最後一日了。辛苦大家了。
「明年沒有了嗎?」
沒有了。今年這間S中學被指定為「厚生勞動省‧全國初中與高中乳製品促進運動」的模範學校。所以,大家每天也要喝二百毫升的牛奶。將會在四月進行的身體檢查中,不知道結果會不會顯示出,大家的身高增長率、骨質密度比同年齡的學生來得高呢?真讓人期待。
「我們當了實驗品嗎?」
的確是呢,有些學生喝完牛奶肚子會不舒服所以很不喜歡牛奶,對他們來說,今年可能是一年災難年。模範校是被隨機選出的,而且牛奶包裝上也寫有大家的學號,讓我們知道大家有沒有好好地喝掉牛奶,會有被放上實驗台的感覺也不奇怪呢。只是,剛才喝得津津有味,但一聽到實驗台就皺起眉的同學們,請等一等。每天持續喝牛奶是一件壞事嗎?大家現在是處於第二性徵期。如果我們只說,為了讓骨骼變得堅固,請每天在家裡也喝牛奶吧。這樣到底有多少人能實行呢?而且,牛奶中的鈣質除了是骨骼的主要成分,在神經訊號的傳遞當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偶爾聽到經常焦躁的人會被問到「是不是缺鈣了?」也是這個原因。家裡擁有電器店的渡邊同學好像懂得把成人電影的馬賽克弄走呢。然後再把完成品放在學術研討會的信封裡,讓男生們自己傳閱。但請明白到,大家在這個時期,改變的不只有身體。心理的變化也很大。雖然可能不是個好例子,但那是第二反抗期。把性徵期和反抗期合稱起來,就是所謂的青春期了。容易因為無關痛癢的言語而受到傷害,容易被無關痛癢的事情影響,即使如此還是熱切渴求建立自我。你們有沒有想到一些事呢?例如如果剛才有人說「每天可以免費喝牛奶真幸運!」之類的話又會如何呢。現在,大家有沒有覺得現在不喜歡喝這些牛奶的感覺其實是別的感覺呢?每一件事件的本質,也會隨著每個人的思考方法而有所不同。如果我說今年的牛奶也是這樣,似乎大家也不太認同呢。但即使如此,學科的老師們都稱讚今年的中一新生比往年的更守秩序了。大概也是牛奶的效果呢。
先把牛奶這話題放在一旁吧,我會在這月底辭職了。
「去別的學校任教?」
不,是不當教師了。辭職了。所以一年乙組的大家是我永遠不能忘記的最後的學生。覺得可惜的同學,謝謝你們。
「辭職是因為那件事嗎?」
對呢,包括那件事在內,最後有一些說話想跟大家說的。
決定辭職後,我就在思考,到底教師是什麼呢。
我成為教師,並非因為改變我人生的恩師之類特別的理由。我小時候是在貧困的家庭中長大。因為我是女生,所以父母經常勸我放棄唸書。但我很喜歡學習。那時我申請了育英會的獎學金,也幸運地被選中了。比起成績好這原因,能獲選的似乎是因為家庭比我想像中還要窮苦。我在當地的國立大學升學,一邊修讀我最喜歡的化學,一邊兼職擔當補習班的導師。晚餐也是工作完結後在補習社那兒完成。有些大人會說這樣很可憐,但我自己認為作為一個能向雙親低頭以得到升學機會的半工讀生是個很好的身分。然後在大學第四年的時候,就是就職活動了。雖然很難放棄成為研究員的道路,但終究還是敗給安定生活的誘惑。幸運地,成為教師後,可以毋需歸還育英會的獎學金,所以我想也不用想就去了應教師取錄考試。
「這是別有用心?」
這樣想也是沒辦法呢。不過,那時我是全心全意想成為教育家的。經常,我會安慰自己說,立即找到自己想做的工作而且能勝任的人屈指可數。所以,把眼前的工作好好做好就可以了。那時,對找到有興趣的工作的我來說,並沒有任何壞處。
「為什麼不選擇當高中的教師而當初中教師呢?」
兩者都是教育工作者,我比較希望挑戰一下義務教育。高中的時候,想辭職就可以辭職了。但我想參與初中這種無處可逃的教學環境,我那時是有那個志向的。我也曾經有過熱血的時代。
田中同學,小川同學,剛剛那個不是笑話。
當初中教師,已經剛好八年了,最初的是在市區的M中學那兒任教兼唸書的,然後休職了一年,現在就在接近縣境這間漂蕩著悠閒氣息的S中學任教,實際上我只工作了七年。
「那間M中學?」
沒錯。最近在電視上經常看到的櫻宮正義老師所在的學校。好了請冷靜下來了。他真的那樣有名嗎。
「是老師妳認識的人哦?」
算是吧,畢竟在同一間學校一起工作了三年,的確是知道有這個人,不過那時他也沒現在這麼熱血,所以現在大家應該知道得比我多吧。怎麼了?前川同學。
「我不太清楚他,可以介紹一下嗎?」
好吧,雖然不太感興趣但我也簡單說一下吧。櫻宮老師在中學時是不良少年集團的領袖,高中二年級的時候,他對他的班主任作出一些傷害的行為,所以被退學了。然後他到了世界各地流浪,似乎還在那些地方做著危險的事,但後來他遇到在貧苦與紛爭中生活的人,和他們一起生活,然後了解到自己的過錯。回國後,他取得高中畢業資格,進入了有名的私立大家,成為了中學的英語教師。他之所以為選擇中學,是因為自己誤入歧途的時候正好是中學,他不希望中學生們覆他的轍,似乎這就是他的原因。數年前開始,每晚工作完結後,他好像都會到繁華的街上徘徊,去遇上那些流連街上的小孩,即使他們不是自己的學生,他還是會一個個的跟他們進行說教,對他們說一些「珍惜自己吧。現在改過也可以的。」之類熱血沸騰的話。所以他被稱為『改變世上頑童的教師』,然後他還會在電視露面、出版自己的書籍之類,涉獵的範圍越來越廣了。
「上星期的電視節目也有說過這些吧?」
那真是抱歉了。對於已經了解他的人似乎是無聊的介紹呢。
「重要的事沒有說明哦?」
去年年底在迎接三十三歲的時候,被醫生宣告只剩下數個月壽命,但還不會悲觀,反而直到最後也要作為一個教育家的一面,已經不是熱血教師,而是聖職者了,是指電視上提到的這部分嗎?阿部同學很清楚呢。
「老師尊敬他嗎?」
「想變得像櫻宮老師一樣嗎?」
這個嘛。
可以的話,我只想學習後半。
好吧,話題突然去了櫻宮老師那兒了。憧憬熱血教師的同學們,可能會覺得我有所不足呢。剛才也提及過,成為教師的時候,我也希望當個熱血教師的。只要授課時出一個問題,就會讓全員一起解決,只要有一個同學衝出課室,即使是授課時也會追上去。不過,那是以前的事了。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像一個教職員就要跟學生們熱情如火地說話之類,不是一個很大的誤會嗎。那只不過是把自己的人生觀強加於學生身上的自我滿足。最後,這些都不過是作壁上觀而已。休職一年後來到S中學任教的時候,我設下一些規則給自己。就是會用敬稱來叫學生。還有與學生在同一地位上,用有禮貌的字詞與學生對話。就是這兩個規則了。這並非什麼無私的事,這也似乎有同學注意到了。
「注意到什麼了?」
就是注意到自己的身分。虐待兒童的新聞好像每日也能聽到,甚至會讓人認為兒童一向也是會被成人虐待。但大家每天,不是也幾乎不停聽著快點唸書吧、吃飯吧之類的話,低著頭被珍而重之地育養著嗎。所以又可不可以對大人不用敬稱、用與同輩說話的方式與大人說話呢?但的確有些老師會被學生用暱稱來稱呼,又讓學生與自己用平輩的語氣來說話,有很多人會認為這是他受學生歡迎的證據。因為劇集裡出現的熱血教師的確是這樣。大家在看校園劇集時有沒有想過呢?熱血教師與滋事學生之間每發生一些事件,他們的信賴關係就越堅固。那麼,在片尾的時候只被寫著某年某班的學生,這大多數的一群又怎麼樣呢。熱血教師不理會那時是正常的授課時間,一味一頭熱地講述著自己的經驗與對於滋事學生的心底裡的感受。可是,大家是想聽那些話語的嗎?說夠了麻煩你繼續授課吧。當認真的學生鼓起勇氣這樣說的時候,又會繼續「人」這個字啊…這些廢話。最後認真的學生偶爾還會跟滋事的學生道歉說,剛才真不好意思啦,之類的話。如果是電視劇,這樣沒問題,但現實也是這樣又如何呢?而且,一般來說,會有一些話是重要得必須中斷授課來與平常做得好的學生說的嗎?與迷途知返的人相比,一直就沒有誤入歧途的人應該是比較值得欣賞的。可惜,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卻很少沐於射燈之中成為焦點被讚頌。在學校也一樣。所以,那些每日認真地過的人可能會對自己的存在價值抱有疑問,隨著時間流逝,思維漸漸就會變得負面起來。
下一篇︰
告白 第一章「聖職者」 第2/8節︰http://abel0515.pixnet.net/blog/post/43357106